close

班級導師推動班級生命教育,並不是指謂:班級導師每週或隔週或月選擇固定或非固定時段採用特定時數或單元之生命教育教案,自己敎授班級學生。而是指謂班級導師除了特定時數或單元之生命教育的「言教」之外,還能藉著班級學生每日相處的特殊生活模式,就在日常師生頻繁互動,以及長期班級經營管理的親密關係中,發展生命教育之「身教」功能。
   亦即,導師在學生面前的一言一行,師生間個別或集體的互動歷程,都具有生命教育的果效。就是把生命教育融入班級經營管理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必須思考,一個具有生命教育效能的導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指標呢?答案就是:生命教育模式的班級經營管理技巧。
一、天使導師行為效標
1:動力的激勵技術
激勵學生動力的技術,分成六大要項,包括建構有效能的師生關係,絕
對無條件的尊重與接受,絕對無條件的相信與原諒,有效能的傾聽反應技
巧,有效能的回饋技巧,有效能的行為管理技巧。
(一)動力激勵技術1:如何建構有效能的師生關係?

(二)動力激勵技術2:絕對無條件的尊重與接受
當「老師」面對「學生」時,覺對不等同於一個「成人」面對「小孩」也不等同於「父母」面對「自己的兒女」因為是「老師」,所以必須「有教無類」,必須「春風化雨」,更必須「點石成金」。因為是「學生」,因為學生是孩子,所以學生必須好玩、好動、好說話、好挑戰自我與規範…。
所以孩子必須學習面對陌生的新知識、新規律、新行為、新動作、新語言、新??、新動機、新態度、新生活、新情感、新價值。還要學習操作嘗試錯誤,還要面對成敗苦樂與獎懲。
成人面對小孩時容易權力薰心,而讓自己在孩子面前,展露粗鄙??囂張與無禮的言行,成人面對小孩時,容易忘了我是誰,容易出現語言暴力甚或肢體暴力。許多老師面對學生時,變身為「成人V.S.學生」。他忘了自己是老師,更忘了學生是小孩。他盯著學生的角色行為與標準,卻忘了自己這個「成人」有四個「必須」,沒了四個必須,這個老師就變成沒有效能的老師,不但自誤還誤了別人家的孩子。他只知道要求學生,卻不懂得疼愛孩子。只知道懲罰學生卻不知道體恤與保護孩子的困局—被操控沒有尊嚴。
   因為學生與孩子都缺乏成熟的智慧與體能,缺乏經濟與行為自主能
力。所以他們生活中最大的「困惑」就是「被」¾被命令、被要求、被強
迫、被管理、被寵、被愛、被疼、被敎、被罵、被打、被罰、被操控。他
們生命裡最難堪的是:被笑、被嘲笑、被恥笑、被??、被不信任,被不
重視、被不當一回事、被不當一個人,被輕視、被忽視、被輕蔑、被怠慢,呼來喚去、拿這個取那,收這個提那個¾沒有尊嚴。。
  因為老師是成人,因為學生是小孩;所以老師必須絕對無條件的尊重
與接受每一位學生。「絕對」的意思是師生關係是單向的,不管學生有沒
有把你當老師,你都必須把他當學生,然後執師生之??律。「無條件」
的意思是,不管學生高矮胖瘦美醜、宗教、膚色與成就如何,你都必須公
平齊一的相對待。「尊重」的意思是,不去否定排斥與輕視孩子的人格、
需求與基本人權,「接受」的意思是,不去操控孩子負向的動機、情緒、
行為與成就。
  老師必須全力去捍衛,每一個孩子的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需求。
不容許任何成人或小孩,侵犯或侮辱自己或他人的人格、尊嚴、需求與人
權。每一位老師都必須癌症的告訴自己:孩子只要遇到壞事或壞人,根本
就毫無招架能力。他就不再相信自己,只要被攻擊,不填滿自己的需求,
不顧自己的自尊,不把基本人權當一回事。然後,這個孩子,也開始侵犯
別人的人格、需求、尊嚴與基本人權。
  老師絕對不要試圖是操控孩子的動機、情緒、行為與成就。孩子會有
時好或時壞的動機與情緒,會有時好或時壞的行為與成就。什麼叫做「接
受」呢?就是遇到「好的」,不但要肯定還要主動激勵。就是遇到「壞的」,不能牽連或歸因於人格與動力,只能切入「現在」的時點來接受「壞的」,接受包括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老師接受學生的「不好」,第二層學生接受自己「當下」的不好。只有雙方都接受的狀態,才會心情平和地面對「不好」,才能生氣或難過卻可以不會情緒失控。才能起心動念想東想西,而不會失控去強迫對方成自己。也只有以上三個「才能」都OK的條件下,「不好」的才有機會變成「好」。
  為什為人師長者,幾乎都難以接受孩子負向的心身自我狀態與成就
呢?因為孩子是「我的」孩子,因為這學生是「我的」學生。別人的孩子,別班的學生,別校的學生,不管多遭多壞都不甘我的事。因為是「我的」,所以就牽扯到「我」。因為我的學生是好是壞,直接就表明了我這個老師是好是壞,因為每一位學生正負向的動機、情緒、行為與成就,就代表我這個「老師」的成功或失敗,有效能或不適任,被愛戴或被厭惡。所以面對學生或孩子的「不好」時,真正面對的是自己的挫敗與無能,當然令人難以接受。如何接受自己的挫敗與無能,不浪費時間在責備學生或自己,努力激勵學生和自己,儘速重整旗鼓另創佳績,才是每一位老師應該全力以赴的事。
(三)動力激勵技術3:絕對無條件的相信與原諒
當老師的人幾乎都有一種經驗,好學生犯錯時,我們總會很輕易的就原諒他。當好學生犯很大的錯誤時,我們會脫口說「絕對不可能」。確認事實後,我們就開始幫他找理由來原諒他,而最大的理由是「我相信他」。
相信才會原諒,相信什麼?原諒什麼?
  相信,相信對方是好人,相信對方沒有壞心眼,相信對方不會惡意
犯錯,相信對方想把事做好,相信對方是不得不的,相信對方已用盡最大
的努力了,相信對方面對挫敗已非常的痛苦,相信對方願意改過自新,相
信對方努力的想要補償過錯,相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相信
呢?而相對於某些學生,我們一直不相信,不信他的好,不相信他沒有惡
意,不相信他不會使壞,不相信他自己找得到任何理由來原諒他,不相
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相信呢?
  成見,既定的成見,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早已把學生分成好學生、
不好不壞的學生和壞學生。老師自己可能不知道,但學生通通知道。導師
剛接新班的第一天起,就努力地觀察學生開始幫學生分類。過了半個學
期,分類就已完成。接下來的日子就用類別的歸屬,來觀察與對待不同類
別的學生。而且把學生的行為,歸因於不同的類別。類別性的思考與互動
模式,對任何人都是自然發生的歷程。它適用於一般人際互動歷程,可是
卻有害於師生角色關係的互動。或許,不盡然每位導師都如此,但是每位
導師都必須檢查自己是否如此?
  教師要怎樣子,才會自在地相信與原諒「每一位」學生呢?身為教師,有時要昧著眼,挑出學生的個別優勢;有時卻要放大瞳孔,來看待每一個學生的共同優勢。因為我的學生是小孩,小孩子定義是:知識與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自我意志與智慧尚未發展成熟,但努力在學習、嘗試錯誤、發展與成熟中的個體。孩子,意謂著:犯錯與不斷地犯錯。兒童期與少年期,是孩子努力發展自我意志與自我觀的時期。他必須觀察這個世界,然後擷取各種S-R(刺激-反應)的模型,轉化成一個個行為的方程式,來結構自我影像與價值。他必須不斷地嘗試錯誤來執行這個方程式,來經驗新的自我意識,他必須不斷地把與父母師長擷抗,來擴充他的自主權與時間、空間和事件。這種擷抗的歷程,正是意志力的訓練歷程。讓孩子的意志力,再限制的階段性的經歷「挫敗-成功-挫敗-成功..」的操作與訓練。
   把這種擷抗作用的操作,視之為孩子「犯錯」,而再三地撲壓,將教養出沒有意志力、沒有自我的孩子,縱容孩子的試誤行為,則將教養出自大自憐的孩子。只有看穿孩子犯的每一個錯,背後的動機與價值,及追求自我實現意志力的成熟歷程,才能體悟:孩子犯錯並不沒錯也不叫?錯,才能相信孩子不會故意犯錯。才能真正地原諒孩子的錯,才能從孩子的錯看見孩子的動機與努力,才能藉著孩子犯錯與再錯的歷程,協助他學習面對挫折與成功,訓練他激發與調適意志力的成熟。
   犯錯愈多次的孩子,需要愈多的相信與原諒。犯錯愈嚴重的孩子,愈需要父母師長等重要他人,愈是寬大的相信與原諒。永無止境的相信與原諒,沒有任何條件的相信與原諒,才能涵養與淨化「犯錯」背後的動機與意志,而不會讓聰慧而意志力早熟的孩子,沉淪在「犯錯」之中。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不如說給孩子發展成熟的時間與空間。時刻叮嚀自己,要給每一位學生---永無止盡的時間,永無界線得空間,以及永無止盡的機會---這就是絕對無條件的相信與原諒。
(四)動力激勵技術4:有效能的傾聽反應技巧
  當了老師的人就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技巧,這是教師養成技巧的基本
要求。問題是愛講話的人,大都敗在不懂得如何聽話。老師總是要求學生
一定要專心聽他說話。可是,老師會要求自己,專心聽學生說話嗎?權力
系統的位置愈懸殊,上位者愈不容易去傾聽下位者的言語,一位上位者同
時面對數十個下位者時,更是困難。身為小學及國中老師,教授課程外的
時間,應該儘量張開耳朵閉住嘴巴,用心去聆聽每一位孩子的聲音。不論
你想敎什麼給學生,在敎之前之中與以後,都必須控出時間與空間用心聆
聽孩子的聲音。我們必須用心聆聽,孩子在想什麼?要什麼?不要什麼?
愛什麼?怕什麼?煩惱什麼?傷心什麼?氣什麼?怨什麼?恨什麼?求
什麼?躲什麼?方才知道,了敎科書上的知識以外,我們還必須教些什麼
給學生。
  當然,每位老師都說「我有聽呀!」「我從來就沒有拒絕聆聽學生的
聲音」「難道,耳朵還關得起來嗎?」可是,您難道沒聽過學生內心吶喊:
「老師,您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老師,您聽不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老師,您到底贊不贊成我說的話?」
「老師,您是不是不喜歡聽我講話?」
想要避免以上四種窘境,就得學習有效能的傾聽技巧----四隻耳朵。
1、第一隻耳朵:讓學生知道我專心的聽你說話。
老師不願意聽我說話,是因為老師沒把我放在眼裡,是因為我不夠好、不符合老師的要求,是因為….。無止盡的挫敗與師生關係的毀滅,就從「聽話」開始。原來,師生溝通的重點,不只在於「聽」,更在於「讓對方知道」我在聽,要「聽」到學生有感覺,必須符合下列各項基本條件:
(1)專心聆聽。
(2)眼睛盯著對方。
(3)頭與目光隨著對方的手勢或位置而移動。
2、第二隻耳朵:讓對方知道,我聽得懂你所說的話。
除了讓學生知道,老師專心地聽你說話,還得讓學生了解,老師聽得懂你在說些什麼?不然的話,滿臉狐疑的學生,話會愈講愈小聲,心裡頭著急,整個人焦躁不安,又不好意思問老師「你到底聽得懂還是不懂呀?」第二隻耳朵的要件如下:
(1)專心聆聽。
(2)眼睛盯著對方。
(3)頭與目光要隨著對方的首飾或位置而移動。
(4)頻頻點頭。
(5)臉部要有表情,有笑容,眼睛、鼻子、嘴角都會動。
(6)嘴巴要有聲音,發出語助詞,「嗯..」「哦…」….。
3、第三隻耳朵:讓對方知道,我贊成你說的話。
除了讓學生知道,老師聽得懂你的話,還要讓學生知道,我贊成你
的說法。聰明的老師都知道,不管學生來向你說什麼,你一定要先說「好」,絕對不能劈口就回一句「不行」「不好」「不對」「不可以」「不可能」「錯了」。因為犯了這個口忌,學生以後就不會再來找你說話了。先接受對方,才有機會協助對方改變。贊成對方的說法,對方才知道你已經接受了他。要如何讓學生確認,老師贊成我的說法呢?
老師的語言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
(2)
(3)
(4)
(5)
(6)
(7)對話時,要說出下列的語言:「對」「沒錯」「就是這樣」「我贊成」「當然是如此」「一定是如此」「太棒了」「太好了」「高見呀」「講得太好了」「佩服、佩服」「我就是這麼想」「我也是這樣子認為」..等。
4、第四隻耳朵:讓對方知道,我好喜歡聽你講話。
萬一,對方說的話太過離譜,實在無法暫時「先」贊同,那豈不 番捉不用聽了。以前,我們總以為,道不同不相為謀。21世紀多元價值的今天,不同價值觀的人,不但可以尋求「雙贏」或「雙不輸」的模式共事,還可以變成好朋友。所以,學生的表現有沒有合乎我的理想?
  學生的言行對還是不對?都不會妨礙一個老師去喜歡那一個學生。所
以,當代的老師,才可能喜歡自己的每一位學生,不管他好或不好?對
還是錯?而且,這正是當代為人師表者的一大挑戰。
那麼,一位老師要怎樣子聽話,才能讓學生知道,你喜歡他,喜歡
聽他說話呢?第四隻耳朵的要件如下:
(1)
(2)
(3)
(4)
(5)
(6)
(7)
(8)眉開眼笑,嘴角上揚。
(9)眼光柔和,相貌慈祥。
(10)身體向對方傾斜、靠近,甚至彎下腰或趴下或蹲下身子,或者拉椅
子緊靠著坐在一起。
(11)不論贊成或不贊成對方的說法,都不會生氣,沒有怒容,沒有責備
或不悅的語氣,還是笑咪咪地。
(五)動力激勵技術5:有效能的回饋語言技巧
(六)動力激勵技術6:有效能的行為管理技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0910728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